首先要问什么是心理暗示?
就是当你对CS的实战有了一定程度的常规理解后,一种潜在的惯性思维。单听这么一说觉得很抽象难以理解,OK,我们结合实际例子来解释。
DUST2的小道楼梯转弯口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交战区,相信Cser都有大量在那个地点作战的经验,我们就先从T的角度来观察这个地形存在的惯性思维。有着预瞄基本功的人在移动中通常都会先瞄图中A点,再抬高准心瞄B点,然后再看平台C,在这个过程中T的枪口准心就会成一个A—B—C点的移动过程
从图中就可以看出在这个惯性思维中,靠楼梯这一侧包围于A-B-C之内的区域就可以称之为T心理暗示的盲区,说实际一些就是T对这个区域内的警戒力是越远离A-B-C线就越低,从这个角度分析,图中打黑叉的位置是一个理想的防守位置。
处于那个位置防守的好处是可以让自己避免第一时间出现在对手的准心里,并通过争取来的一瞬间的时间差把对手秒杀。由于距离很近,只要枪口瞄的高度合适,注意力集中,配合着一定的基本枪法,成功的概率相当高。
这只是一个非常常见非常简单的实战例子,事实上这种心理暗示存在于地图的每一个角落,下面再具体分析一下大家最熟悉的DUST2中各处地形。
首先是A区大道T进攻的例子。实战中T通常在过CT基地正对那一段路口时重点瞄准A小道的位置,通过图片解释大家可以看到T的准心会顺着A-B-C的线路移动,通过前面解释的道理,黑叉的位置将是一个有着意外效果的防守位置。
关于这一地形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当T攻下A平台后,CT从基地上斜坡反攻,这时我们从CT的角度来看,通常会先确认大道斜坡一带(A点——B点)没人后再将准心瞄准到最有可能躲着敌人的平台方向(C点)。
- 上一页
- 1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