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于2008年11月1日,一位署名为中本聪的网友在“密码学邮件组”发布了一篇引人注目的帖子,正式揭开了
比特币的序幕。
“我正在开发一种全新的电子货币系统,该系统完全基于点对点技术,且不依赖任何第三方中介。” 中本聪在帖子中这样写道。
帖子中还附带了一篇题为《
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中本聪对传统银行机构的信任问题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
比特币这一区别于传统金融体系的
数字货币和在线支付系统。
比特币通过加密技术实现资金转移,不再依赖于中央银行。
两个月后的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发布了开源的第一版
比特币客户端,
比特币就此诞生。同时,他通过“挖矿”获得了50枚
比特币,产生了第一批
比特币的“创始区块”。
如今,距离
比特币白皮书的公开发表已近10年。在这期间,人们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这种完全由互联网基础协议和严格加密技术保护和支持的、全新的、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形成了一套新的货币规则和体系,且可以与法币进行买卖或兑换。
比特币是截至目前区块链技术最成功、最成熟的应用案例。十年后,
比特币是否实现了中本聪描述的蓝图呢?
比特币在支付领域的表现尚显稚嫩。尽管
比特币热度有增无减,区块链技术也开始从幕后移至台前,但在
比特币介入之前,货币就已经以数字化的形式在世界各地流通。
以发展中市场为例,2007年,肯尼亚手机运营商推出M-Pesa业务,绕过银行,提供存取款、汇款服务,以解决肯尼亚银行普及率低的痛点。如今,手机支付平台M-pesa全球用户超2500万,平均日交易额约150亿肯先令(约合1.48亿美元)。
M-Pesa系统存在于肯尼亚货币和银行体系之中,因此相对稳定,风险低。世界银行曾指出,M-Pesa为低收入消费者提供低成本的支付平台,Bill Gates也盛赞M-Pesa是金融包容性创新最高成果之一。
目光转移至亚洲,中国同样已借助支付宝实现货币的数字化。2011年,支付宝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如今,其已覆盖到除中国大陆以外的3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厂商。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
数字货币的火热,中国的
数字货币市场混乱,
比特币之后演变的ICO等众多
比特币衍生品扰乱正常的金融体系,中国对
比特币的态度趋严。
印度也推出本土化“支付宝”Paytm。在获得阿里和软银的投资之后,其已进军财富管理和保险业务,开展跨境贸易。
发展中经济体的金融业务亦是西联汇款公司构建全球电子兑汇金融网络的重要部分,其实现一笔跨国汇款支付大约需要15分钟的时间。今年2月,首席执行官Raj Agrawal表示,其已与Ripple公司达成合作,双方将会进行一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付款支付试运行项目。
然而,Raj Agrawal表示,“尽管区块链技术能够给金融行业带来一些好处,但该技术目前并没有取得太多实质性成果。所以说区块链技术能否给西联汇款带来颠覆性改变,还为时尚早。”
早在3年前,西联汇款和Ripple公司就已经尝试过合作,但当时未给西联汇款业务带来任何重大变化。
除了西联,MoneyGram、Xoom和PayPal也在未有加密技术介入的情况下实现全球汇款转账。各大银行金融领域利用现有的支付通道进行技术创新,进而消除交易双方的支付壁垒。
底层技术区块链“登台唱戏”
尽管
比特币影响着公众对区块链的认知,与“丝绸之路”这样的网络黑市的种种关联,不免让人谈链色变。随着
比特币的升温,一直默默无闻的区块链技术成为热点技术和话题。
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并不等于区块链技术,用户可以使用这种分布式记账技术,而无需使用
比特币链道。
无论是
比特币,还是那些不受监督的实体发行的数千种加密货币,均摒弃以往的金融概念。借助全新的支付链道,才能保证其金融系统正常运转。而相较于
比特币,区块链技术似乎略受青睐。
万事达卡CEO Ajay Banga在一次研讨会上称加密货币为“垃圾”,并表示,波动如此大的“匿名”单位不能被视为股票市场工具。而Visa首席执行官Alfred F. Kelly Jr.也表示,区块链技术和
数字货币永远不会像公司的信用卡那样有用。信用卡是金融科技成功故事的绝佳案例,而
比特币不是,因为区块链交易速度太慢,无法发挥作用。
但其均在原有支付系统基础上,协调发卡人、持卡人、商家、收单机构以及处理商的分布式网络运作,以提升清算速度。尽管这两个网络都在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使得其链道更加高效,但二者并没有重建全球金融系统的基石,以实现这一目标。
同时,一批勇敢的创新者们正借助分布式记账技术,以及由受监督的金融服务公司或政府部门发行数字化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实时清算和交易支付。此外,其在现有的、安全的、受监督的环境中进行金融工作,在这些交易端之间使用法币。
包括金融业在内的传统行业纷纷上链试水,试图分食这个“大蛋糕”。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发现超过140条关于区块链技术试点的公告,其中不乏支付及其他金融服务的案例。但经过追溯后发现,这些公告中,只有4个技术试点更新资金投入、服务产出等进一步的落地情况。
一味追逐行业风向投资者们,或许只是为了蹭区块链概念而“烧钱”,缺乏对区块链技术的投资布局的深耕,最后的结局或许只是一地鸡毛。
区块链市场泡沫与价值并存的同时,看似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狂热投资也稍显逊色。2018年,全球企业对区块链技术的投资预计达21亿美元,为去年的两倍,而对网络安全措施的投资或达970亿美元。
Juniper一项研究显示,已投资10万美元进行区块链相关试验的公司表示未来仍会继续投资。而最有可能的投资原因则为公司董事会担心错失“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此将赌注押在区块链技术上。
这也恰好反映商业现实。区块链对于其来说,更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一剂强心药。
神秘不再,
比特币“走下神坛”
国际贸易支付工具PayPal推出10年,在全球202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2.2亿用户,且已实现在24种外币间进行交易;亚马逊推出10年后,其用户已接近7000万,并推出亚马逊Prime会员服务;国际信用卡组织Visa(维萨)和Mastercard(万事达)在推出10年后,全球亿万消费者开始信赖并使用信用卡支付。乔布斯的“iPhone帝国”也已过十年,其手机销量超12亿部。
比特币早已退去神秘,名声大振,但其似乎并未达成中本聪所勾勒的理想图景。
自身缺陷、黑客觊觎,
比特币“掉粉”
比特币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高昂的手续费用令其“掉粉”。此外,冗长的交易时间,过高的交易失败率导致支付服务商放弃使用
比特币进行支付。
此外,随着
比特币价值走高,其交易频频遭到黑客攻击及第三方干扰。网络安全公司CiferTrace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前9个月,通过黑客入侵交易所和交易平台窃取的密码货币飙升至9.27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近250%,而被窃取的
数字货币很难追回。
暗网交易的首选货币
75%的
比特币交易是矿工之间的资金转移和投机者交易的结果。同时,其依然是犯罪分子的首选货币,也是黑客洗钱的“最佳”途径。由于炒家的介入,加密货币的价格涨跌起伏更加极端,套现、割韭菜......加密世界遍布雷池,投机者愈加难以获利。
美国区块链安全公司CipherTrace 7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
数字货币已成全球犯罪分子洗钱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今年已查处的洗钱案中,约12亿美元是通过
数字货币进行的,而最常用的就是
比特币。
不难看出,
比特币所支持的绝大部分交易本质上是违法的。
支撑价格走高,采矿网络地域中心化
四分之三的
比特币矿场位于中国,并集中在少数几家矿商手中。
比特币采矿网络呈现显著的地域中心化,这给标榜“去中心化”的
比特币网络造成威胁。随着其开采难度的增加,且采掘设备消耗的能量也在增加,
比特币的支撑价格升高,
比特币玩家愈加难以负担。
比特币自面世以来就饱受争议,甚至不能被政府和货币当局视为“货币”。10年的追捧,虽然
比特币已获得数十亿美元的风险投资,但“货币互联网”仍然是美好愿景。
比特币之后,加密货币跑步入场
由于能源消耗大、过长的交易时间、交易场景难以落地等
比特币自身存在的设计缺陷,加密货币市场开始出现形色各异的竞争币。目前,超过1600种的加密货币在流通。
这些币种虽然无法撼动
比特币的霸主地位,但其均试图借助分布式账本协议实现资金流动,进而建立自己的支付网络。创新金融服务以及支付的需要成为其驱动因素。
加密货币的出现似乎都在跟随
比特币的后尘,即实现创新支付。用户使用这些加密货币的唯一理由,是避开现有的金融服务网络,以及无需使用流通于传统金融服务网络的法定货币,进而避开监管。
但无论是
比特币,还是其他加密货币,均假定全球金融服务的革新只能在现有的货币服务基础设施之外实现,完全割裂传统的支付体系,重塑各方之间资金转移的渠道成了其存在的目的。
加密货币世界变幻莫测,繁荣的背后多则是疯狂的骗局,曾雄心壮志的加密货币也销声匿迹。为了对冲
比特币等主流货币巨大的市场波动,锚定现实中法定货币的稳定币应运而生。据Garrick Hileman报告称,目前全球共有57种稳定币,其中23种稳定币已投入使用,另外34种稳定币仍处在测试阶段。
稳定币的出现,意味着加密货币在支付领域不再是痴人说梦。诚然,稳定币似乎也不“稳定”。10月15日,被加密货币投资者视为“稳”的代名词的USDT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暴跌高达8%。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Barry Eichengreen在一篇文章警告称,在
数字货币世界中,稳定币的创造者可能会带来未知风险。其指出,
数字货币世界中没有稳定币的安全模型。其相信,即使有支持代币的银行资金,像USDT这样的稳定币的使用仍然很尴尬。他还警告称,其他监管事项也会陆续出台,使用USDT不会像使用美元一样具有流动性。
下一个十年,
比特币何去何从?
当乔布斯在2007年推出首款iPhone时,其并没有重塑移动宽带来实现其苹果帝国;Jeff Bezos也没有完全抛弃互联网的概念来推出亚马逊。而“颠覆传统货币概念”的
比特币,10年间获得数十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并承诺创造出一个引发全球支付革命的金融生态体系。目前看来,距离其兑现承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特币并未实现其承诺,很大原因在于其并未解决绝大部分用户的共有问题。这也并不意味着将
比特币全盘否定,其支撑技术在更多领域找到应用的可能性。但是否会像期望的那样,成为强大的支付工具,目前还无从知晓。
我们大可以想象,中本聪设计
比特币初衷或许只是创建一种更好的支付体系,这种支付体系不受监督、完全匿名,隐藏在公众视线之外。其并不指望
比特币改变全球支付体系,满足一小部分人的使用即为其目标,例如对隐私性要求较高的商业场合,哪怕是暗网交易。又或许下一个十年,进化后的
比特币,可以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货币生态体系,驱动一段前所未有的精彩。
标签: 驱动力 比特 延续 革命 支付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