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踏入比特币诞生的第十个年头,这一数字资产以其独特的方式深刻重塑了金融、保险、房地产及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运作模式。在法定货币的漫长历史中,十年不过是转瞬之间,微不足道。然而,比特币在短短十年间所积累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已充分证明了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最新调研数据显示,超过75%的美国民众对加密货币有所了解,这一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但令人惊讶的是,“了解”并不意味着真正“熟悉”,许多人对加密货币存在以下九大常见误区。
一、它是绝对匿名的
初涉加密货币领域的新手,往往对“加密”一词的理解模糊,容易误以为其具有匿名性。
比特币作为加密货币的鼻祖,交易过程中确实不会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通过区块链技术,仍有多种途径可以追踪普通用户的身份,甚至有专门工具可供政府和金融机构进行非法活动的取证。
尽管部分加密货币如门罗币和达世币致力于提供更高层次的匿名性,但在交易所进行交易时,仍需提供个人信息,难以实现真正的“完全匿名”。
二、它是完全不受监管的
实际上,世界各国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监管正在逐步加强。欧洲地区正小心翼翼地探索监管路径,马耳他则积极拥抱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监管措施。
尽管大多数国家并未明确反对比特币,但都要求其遵守本国的金融体系和监管规定。例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这样的立场。
而中国、摩洛哥、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则明确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尽管如此,个人使用VPN和代码的行为难以完全被禁止。
三、它是不需要缴税的
虽然一些国家不对加密货币征税,如荷兰、丹麦、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但这可能只是因为“征税”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考量。
对于许多国家而言,“不征税”这一概念本身并不成立。加密货币的征税方式取决于其被如何定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将其视为资本收益征税,日本则认为其为杂项收入,德国则根据购买或出售行为征收不同税率。税收制度随着监管体系的进步而日益复杂。
四、它是非法交易的媒介
这种观点源于比特币最初与非法活动的关联,如丝绸之路和暗网服务。确实,加密货币可以用于非法活动,有研究指出,25%的比特币用户和约44%的比特币被用于非法交易。
但加密货币并非唯一可用于非法活动的工具,法定货币同样如此。有报告显示,美元仍然是黑市中最受欢迎的货币。
技术和比特币本身并无罪,有罪的是使用它们的人。不能因为其阴暗面就完全否定其价值和意义。
五、它试图取代法定货币的地位
我们时常听到“比特币是骗局,加密货币无法取代法定货币”的言论。
这种观点通常来自那些守旧、不透明且过于集权的机构,他们对加密货币革命感到震惊和恐惧。然而,真正认为加密货币会完全取代法定货币的人并不多。
加密货币的目标是在无需第三方批准和监督的情况下,提供一种更快、更安全、更经济且不可篡改的替代方案,而非完全取代现有的金融体系。正如飞机并未取代汽车,电子邮件并未取代电话,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的关系也是如此。
六、它与区块链是独立的
实际上,加密货币与区块链是密不可分的。加密货币是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生态奖励,目前已有超过1500种加密数字货币,每一种都基于区块链技术,它们可以是挖矿奖励或平台内的通证。
尽管区块链技术有其他用途,但对于加密货币来说,区块链是不可或缺的。随着区块链在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其不再仅仅是分布式账本,而加密货币的发展也离不开区块链。
七、它是一个泡沫
目前,主流加密货币的供应与市场需求基本平衡,供求关系稳定。
这也意味着,类似2017年比特币价格短期内飙升至2万美元的极端情况不太可能再次发生。市场的成熟度在不断提高,主流币仍然具有潜在价值。
当然,市场仍存在泡沫,例如一些低价值、无长期价值的山寨币和传销币。
八、它毫无实际用途
对于那些通过比特币获得财富的人来说,这种想法显得颇为荒谬。
中本聪,如果他还健在,拥有近100万个比特币,其价值不可谓不大。加密货币不仅帮助一些人实现了财务自由,还可以作为平台内的生态通证,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
九、它过于复杂
如果指的是加密货币的代码和原理,那么确实有些复杂。
但加密货币也可以很简单。就像互联网和汽车一样,了解其用途和操作方法就足够了,无需深入理解其所有原理。毕竟,其底层代码的复杂度远超传统的印钞机。
在过去的几年里,加密货币的使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的交易过程已经像支付宝提现一样便捷。
正如上述九个误区所揭示的,市场上还存在许多认知偏差。但法定货币存在已有一千年,人们对许多相关问题也有误解和争论,对于只有十年历史的加密货币,我们又怎能期待完美无缺的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