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虽然存在一定可能性,侧链与以太坊可能存在技术上的相似性,即它们都涉及货币和实施侧链的参与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竞争关系,特别是在以太坊侧链开发领域。然而,侧链技术与以太坊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技术。实际上,侧链技术旨在利用以太坊的特性,如比特币等密码学货币所采用,尽管Blockstream也将开发一些侧链,但侧链技术本身并不局限于某一方。
2. 主链,即独立且已正式上线的区块链网络,被视为区块链存储数据的实体。例如,btC主网、ETH主网和EOS主网都是典型的主链。而侧链协议本质上是一种跨区块链的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它通过这种方式在区块链之间实现数据交换。
3. 以太坊侧链并非独立的公链,而是建立在以太坊公链之上的另一条区块链。作为公共区块链,以太坊支持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的开发与部署。而以太坊侧链则是通过一些新的机制或协议,在以太坊基础上形成的新的区块。
4. 在Layer1与Layer2之间,存在一种名为“侧链”的方案,它部分兼容以太坊主网,但不属于Layer2。这些侧链专门用于处理以太坊的过剩容量,以互补的方式支持以太坊应用程序。从目前最活跃的DeFi用户来看,这种方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 以太坊侧链的安全性极高,zk技术保证了提交给主链的数据真实有效。同时,主链可以随时还原侧链发生的交易细节,即拥有主链的数据可用性,因此具有以太坊级别的安全性。然而,其缺点在于技术开发难度大,难以兼容不同的智能合约,且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
6. Core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的侧链,它利用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功能创建了一个独立的区块链网络,并能与以太坊主链交互。Core的目标是提供高效、可扩展且安全的区块链解决方案,以支持大量的去中心化应用和智能合约。
7. 侧链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双向锚定,实现不同种类的数字资产在主链和侧链之间的相互转移。例如,你可以使用比特币在以太坊系统上购买以太坊的Gas,使用比特币即可操作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侧链技术旨在实现这样的无缝对接。
8. 以比特币的闪电网络和以太坊的闪电网络为例,它们都是侧链技术的一种展示。这些方法能够提高主链的运行速度,但同时也存在侧链独立性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作为独立个体的能力。
9. 侧链指的是与Layer 1安全性无关的链,例如币安智能链,其安全性由BNB持有者负责维护。目前知名的以太坊侧链包括币安智能链、Terra等,而Optimism则使用一种聚合技术,将多个交易“滚动”到另一个链上。
10. 2013年,创始人Vitalik Buterin针对比特币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提出了将“智能合约”概念应用于区块链领域的构想,旨在打造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多方计算智能化通用平台。2014年,以太坊基金会在瑞士成立。
11. 初始的想法是每个国家通过侧链发行一种以比特币为担保的山寨币,用于本国流通,而比特币则用于国与国之间的结算。但这一想法导致了不必要的重复和复杂性。现在,许多项目都将比特币作为主链,而其他项目则在此基础上开发。
12. 自2014年侧链概念首次公开讨论以来,这一概念在比特币社区中得到了广泛的宣传。本质上,侧链技术允许用户在比特币区块链与其他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块链之间相互转移比特币。目前正在开发的侧链包括RSK、Rootstock等。
13. Polygon是一种加密货币,它被定义为一种便于使用的以太坊扩容及基础设施开发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模块化灵活的开发框架,支持构建和连接两种主流扩容路径。
14. Plasma等离子体是由Joseph Poon和Vitalik Buterin提出的Layer2扩展解决方案。它是在以太坊上构建可扩展应用的框架,具有相对安全的特点,即使在链下环境崩溃的情况下,也能从主链上提取交易结果。
15. 公有链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如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它们不受第三方机构控制。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读取链上的数据记录,参与交易和竞争新区块的记账权等程序,开发者无权干涉用户,各参与者即节点可以自由加入。
16. 进入跨链转移界面,选择需要跨链的资产。目前支持ETH、USDT、数学UNI、USDC、寿司链接等。以USDT为例,目前集中交换的做法是通过侧链实现两个链之间的数据中介。
17. 以太坊扩展性的不足可以通过分片技术和雷电网络来解决。以太坊的底层设计问题在于只有一条链,没有侧链,这意味着所有程序都需要在一条链上运行,这不仅消耗资源,还会导致系统拥堵。
标签: 以太坊侧链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