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央财经大学王福重教授,对比特币的解读观点?
我更同意“数字币”是一种数字资产,不应成为流通币,这种数字资产,可以在相应的区块链里流通,而不应在社会流通。社会流通的法币,是以国家政权为保障的。l
有人说“贝壳”在古时可以作为货币,但不要忘了,贝壳作为货币的地区,都是甚少产贝壳的,且这些地区是严控贝壳进入,就是以政权的方式保障货币的发行和稳定(有什么案例说沿海地区以贝壳为货币的?)。
我还不知道那个专家是什么观点?支持还是反对。
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你需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能别人说啥你都信。
比特币从技术上来说,现在已经落后了,但是因为他是第一人出来的,大家都认可他,那他就值钱。
大家炒币不都是为了赚钱吗?谁还管你有什么技术?也许有一天大家都不认可比特币了,他也就不值钱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什么能够永久存在的?
你的贝壳还值钱吗?你的民国纸币还值钱吗?
如何看待比特币再创新高站上30000美元大关,总市值超5500亿美元?狂涨的背后还反映了什么?
我也想先问个问题,比特币暴涨涨,社会总体财富增加了没有?如果没有增加,谁的财富增加了?谁的财富减少了?是谁夺走了谁的财富?国家应该查清比特币的财富掠夺套路,避免广大普通老百姓的辛苦所得受到损失。
比特币在近期的狂飙突进,已经引发了全球投机者的欢呼。
在比特币这种没什么消费场景和消费价值的虚拟币以上,价格能冲到如此高位,也就是冲过了3万美元每枚的大关,总市值超过了5,500亿美元,这也就是疫情之年才会有的表现。
其实前面的数字是题主所说的,然而这个数字现在进一步得到的刷新。截至北京时间1月3日17时30分,火币平台的数据显示,比特币价格已经超过34000美元,市值也超过6000亿美元。
疫情之年,各国经济都受挫,从个体而言,从个体而言,全球更好的避险手段是大家很急渴的东西,但凡有点东西呈现较好的态势,都会引来了很多资本的涌入,就像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一样,近期为什么在中国的价格高起来,其中也包括资本的炒作。
疫情之年,各国央行都在放水,这使得人们对自己的资产的保值增值充满了焦虑。这种焦虑,甚至让有的人饥不择食。
比特币价格冲破了3万美元一枚,这跟大A股市值之王茅台股份一样,从上了2000元这样的股价高位,除了预示风险还是预示风险?
对于韭菜们而言,爬到越高确实是跌得越死。对于设局者而言,他们总是希望更多的韭菜跟进,有利于他们的收割。
能让人一夜暴富的东西都是很虚幻的,都是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东西,这就像摸彩票一样,居然有人会拿到上亿的奖金,这样的几率当然是像挨雷击一样的稀少。
比特币的波动性极大,大到超越你的想象。还在今年3月份,当时的价格只是过了4000美元一枚,而现已经冲过了3万美元一枚,这种起伏跌宕也曾经让不少投资者爆仓。一对夫妻在6月份离世悲剧就是因为炒比特币炒亏了。
以前听说有一个朋友有一些比特币,前几天问他是不是发财了,他说早就卖了,比特币这种波动性极大的特点,那而且现在的价位如此之高,让很多人很难把持住会不会赚钱?什么时候能出货?
比特币不是货币不是资产,你认为它是什么?你认为它能不能炒作?
10年价格翻1380万倍,这绝不是一个价值投资,这更像一种击鼓传花的游戏。面对这里面的诱惑,大家还是要谨慎谨慎加谨慎。
比特币是币圈最成功的虚拟币,目前还没有可以通过比特币交易的实际消费场景,只有交易行为。
为什么会暴涨?
市值疯长,就是人这个群体高估了比特币的价值,赚的人,赚的是虚值,卖了换成钱,才是真赚了。
既然是虚拟币,价值也是虚的
怎么看待“比特币”现象?
比特币其实就是区块链技术最直接的表现,比特币其实不是一种现象,更多的是人类对自我信息安全的一种渴望!为什么笔者这么说呢?
如果回顾比特币的诞生史就会发现,当年中本聪提出比特币的初衷就是为了去中心化,也就是不让自己的资产被通货膨胀"吃掉",提出这一愿景的初衷是非常好的,人们仿佛看到了自己财产,隐私安全将会得到有效保障。
起初大部分国家也是支持这一技术的,但有利就有弊,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一技术,所以也就有了后来比特币成为最有效洗钱工具的说法,因此大量国家纷纷禁止比特币的流通,但无论如何,比特币背后的技术对人类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该通过比特币外在现象,看到其本质,也即区块链技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影响,而不仅仅是把比特币当作炒币或洗钱的工具!
你们如何理解区块链、数字货币、加密货币、比特币?
这些概念都很关键,让我来依次解释一下:
1.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它能够在网络的所有参与者之间公开、透明地记录交易。
2.数字货币是一种只在电子形式中存在的货币,没有实体的硬币或纸币。它的交易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而不需要中间机构。
3.加密货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数字货币,它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交易的安全和用户的隐私。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加密"就是指它的这种安全特性。
4.比特币则是最早、最知名的一种加密货币,由一个化名为中本聪的人在2009年创造。它以其独特的技术和哲学理念,引领了一场全球范围的金融创新风潮。
理解区块链、数字货币、加密货币、比特币,既包括理解这四个概念的具体含义和内容,也包括四者之间的关系。题主的问题大概率是因为目前市场上、技术上对于上述四个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混用,确实有时候让人理解起来有所错乱。
区块链
区块链是借由密码学串接并保护内容的串连文字记录(又称区块),每一个区块包含了前一个区块的加密散列、相应时间戳记以及交易数据,这样的设计使得区块内容具有难以篡改的特性,用区块链技术所串接的分布式账本能让两方有效纪录交易,且可永久查验此交易。
显然,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通过特殊数据结构和密码学来保障交易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的底层技术,这里的交易是广义上的交易,不仅限于资金交易。近些年,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数字货币、智能合约、食品安全、版权保护、司法仲裁等。
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货币不同于Q币、游戏币等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货币,它的价值被肯定,使它能被用于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交易,而不局限在网络游戏中。数字货币包括比特币、莱特币、PPCoin等非法定数字货币和各国央行推出的法定数字货币。
- 非法定数字货币:比特币、莱特币和PPCoin是依靠校验和密码技术来创建、发行和流通的电子货币,这种货币基于特定的算法得出,发行量是有限且被加密保证安全,其特点是运用P2P对等网络技术来发行、管理和流通货币,理论上避免了监管机构的审批。目前,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在流通领域的应用比较少,仅有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的部分州承认比特币的价值,其目前更多的是以投资品种的形式出现。
- 法定数字货币:要实现数字货币在现实生活中的流通,要解决社会稳定、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腐败等等复杂的社会问题,就需要由各国央行进行组织和发行,否则很难具有公信力。法定数字货币是由国家信用背书,由央行发行的数字化形态的法定货币,法定数字货币在法定地位和功能上与纸钞完全相同,其区别就在于其形态是数字化,属于法定加密数字币。中国人民银行是第一家表示要发行数码货币的央行,目前,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电子支付(DCEP)钱包已在中国农业银行进行内,可以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除中国之外,瑞典、法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沙特阿拉伯、泰国、土耳其等很多国家在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和实践中都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加密货币
加密货币是一种使用密码学原理来确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单位创造的交易介质,跟平常使用的纸币需要防伪设计一样,加密货币的防伪是利用数字货币和虚拟货币使用密码学及数字散列而成并与智能合约的绑定之下的新型通证。加密货币基于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与依赖中心化监管体系的银行金融系统相对,比特币在2009年成为第一个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
比特币是一种基于去中心化,采用点对点网络与共识主动性,开放源代码,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的加密货币。比特币由中本聪于2008年10月31日发表论文,2009年1月3日,创世区块诞生。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起源,是数字货币的典型代表,其注定将在每一次提及区块链的时候被提及。不过,在某些国家、央行、政府机关只将比特币视为虚拟商品,而不认为是货币。如前所述,比特币目前主要以投资载体呈现,而非实际的交易货币。目前,1个比特币约等于9130.99美元,当然其价格随行情而波动,跟股票很像。
几者之间的关系
上文逐一介绍了区块链、数字货币、加密货币、比特币的概念,分析发现,这四个概念存在如下关系:
- 区块链是数字货币和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其核心应用领域是数字货币,但不仅限于此。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核心,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这也是区块链近些年发展迅速的原因。
- 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被世人熟知的第一个伟大成果,是数字货币的第一优秀代表。
- 数字货币不等于比特币等主要用于投资的非法定数字货币,还包括日后可以在流通中真正使用的法定数字货币。
- 加密货币的范围相较于数字货币更广,加密本身是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在数字货币和虚拟货币中都得到应用,加密货币代表一种新型的以安全交易介质,介质的具体形式不固定。
标签: